山东艾福堂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——中国艾大健康运营中心
【春】抖擞精神 | 一元复始 | 三阳开泰
发布日期:2024-02-07    作者:本站    浏览量:1738
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

姹紫嫣红,春风拂面


       “春”是自然法则的显现,代表生机,活力以及推陈出新。立,建始也,从立春起,寒冬已过,迈入生机焕发的春天。《黄帝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》载:“春三月,天地俱生”,万物皆被春的能量唤醒,萌发出生机活力,展发天地的自然运化。立春之后,阴气开始衰弱,阳气开始回升,气温也慢慢升高。大宇宙,阳气回升。而人体这个小宇宙,更需要阳气的回升。



       中华民族居世界东方,我们是龙的传人,以仁为至高之德,故中华文化特别重视春,我们最大的节日即为春节,中华文化美好的祝福称春满人间,对身心愉悦的状态称如沐春风,对医术精湛的医者也常被赞誉为妙手回春。

      “春”五行属木,五方对应东,五藏对应肝,五宫对应龙,五德对应仁,五脏对应肝,所以,肝主仁,肝气和谐有序,能使人富有爱心、慈善、温和,让人如沐春风;肝主魂,肝藏和,人就能担当、英勇、果敢、进取。人效法天地,立德,以回升自身的阳气;立行,以摆正身心;立命,以养心。此即为“春三立”。


       善行和厚德,可以激发身体中的阳气。善心生阳,能把人内心的阴霾一扫而光,善良的人,内心平静而温暖,常常在帮助别人中收获满足和喜悦。这时,元气就会恢复。做人,心要真,品要正,厚道待人,积攒福报,身体自然会安然无恙。

       春天是生长的季节,万物勃发,春暖花开,也是埋头努力,默默耕耘的季节。春若不耕,秋则无望;少若不勤,老无所依所以在春天定下新年的目标,开始忙碌。 待一年到头时,再细数努力的成果,不辜负自己,不负一年辛劳。

       立春之后,万事重新启程,一切皆可重来,想要事事顺利,人必须要拥有顽强的生命力。而生命的根本,就是好心态。春天到了,戒掉坏情绪,除去所有烦恼,停止一切内耗,这也是日子越过越兴旺的根本。 人如果长期处于坏情绪中,会越来越焦躁不安,身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受到损伤。 心宽了,病痛就少了;事情想开了,身体就好了。命由己造,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,心生万物。

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 ,万物以荣。


       发陈,就是用新生之春阳,退除过往之故旧。正气足了,人就不会没精神,其实也就是阳气生发起来,就显得朝气蓬勃,富有生机。十一月冬至开天阳,一阳始生。十二月大寒启地阳,二阳长。正月为岁首,升人阳。故:三阳开泰,冬去春来阴消阳长,吉亨兴盛。人体也一样,春天正是养正气,培阳气的大好时节。


穴位推荐

       行间穴:行间,是肝经荥穴,主去肝火为主。春季肝气盛,多揉“行间穴”,就可以把内火从这儿散出去了。也可以采用麦粒灸方法,急火主泻,把肝火从行间泻出去。

       肝俞穴:肝俞穴是肝的原气在人体后背聚集而成的“水塘”,肝俞是护肝不能缺乏的健康养生要穴。具备疏肝利胆,行气明目地作用。而肝俞与太冲穴配搭,在中医学里归属于“俞正室穴”法,能护肝柔肝。

       太溪穴:太溪是肾的原穴,是存储肾脏功能原气的库房。肝属木,肾属水。滋水涵木。护肝务必要补阴。通过温和灸太溪穴激发肾的功能,以达到固护阳气,阴阳平衡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胆经方面,不妨艾灸、按揉风池穴,降低春季的风邪的影响。没事敲一敲胆经,黄帝内经云:凡十一脏者,胆为先也。胆汁分泌的量足,我们吃进的食物吸收的就好,吸收的好,造血的材料就足,这时人就健康。